第6集《 楞严经修学法要》(第4页)
丁二、开显真心(分三:戊一、直指见性是心非眼。戊二、约客尘显见性不动。戊三、约标指显见性无还。)。
戊一、直指见性是心非眼(分二:己一、以拳例见定其常情。己二、引例破执正显见性。)
就是在能见当中,在眼根当中,佛陀指出:眼根当中,能见的是我们一念心,而不是眼睛。眼睛只是个色法。我们一般有所得的心,就住在眼根,以为眼根能见,其实那是我们各人的执着。其实我们把心带回家的时候,我们发觉真正能够见的是心,眼根只是个工具。
己一、以拳例见定其常情
佛陀以拳头来比例我们的见性,来按定阿难尊者的情执所在。阿难尊者的情执到底在哪里?
双徵拳见
【阿难!汝先答我见光明拳,此拳光明,因何所有?云何成拳?汝将谁见?阿难言:由佛全体阎浮檀金,赩如宝山,清净所生,故有光明。我实眼观,五轮指端,屈握示人,故有拳相。】
佛陀把这个拳握住,变成一个光明拳。佛陀提出三个问题:个光明是怎么来的?第二个这个拳头是怎么形成的?第三个你用什么去见?
这当中有能见跟所见,能见是谁?第二个所见有两个:一个是光明相,一个是拳头相。提出三个问题,看阿难回答…
阿难尊者先回答第一个问题:这光明是怎么来的?因为佛陀的身体他本来就是阎浮檀金的光明,阎浮檀叫胜金,它是印度的一棵树,这棵树它整个枝叶花果都是紫金色的光明,那么比喻佛陀的色身像阎浮檀树的金色光明。赩如宝山,这个赩就是,金色的光明叫赩,像宝山一样,这是佛陀过去清净的波罗蜜所成就的,所以才有光明,这个回答是正确的,光明是由清净的善业所成。
我实眼观这个地方有问题啦!这个回答我们先保留。
五轮指端,屈握示人,故有拳相:怎么有拳头呢?因为佛陀的五个手指头,把它屈握起来,而形成的一个拳头的相状。这个答案是正确的。
佛陀有三问,阿难尊者有三答,这当中两个正确,一个错误。错在哪里呢?我实眼观。佛陀就扣着这一点,开始要开示:
陈述法喻
【佛告阿难:如来今日实言告汝,诸有智者,要以譬喻而得开悟。阿难!譬如我拳,若无我手,不成我拳;若无汝眼,不成汝见;以汝眼根例我拳理,其义均不?】
佛陀告诉阿难说:我现在用真实的道理来告诉你,即便是一个有智慧的人,对于真实的道理都要假借日常生活的譬喻才能够悟入的。佛陀就告诉阿难说:譬方说:我的拳头。我为什么有拳头呢?因为我有手嘛,我手要弯曲才构成拳头,所以如果没有手,当然没有拳头,这是很合理的。那么从这个道理譬喻说,你假设没有眼根,你就见不到东西了。那么用这个眼根跟拳头的譬喻,这样的道理是不是均等呢?说:没有我的手、就没有我的拳头,这就好像是没有眼根就见不到一样,这两个道理是均等吗?看经文:
迷执未悟
【阿难言:唯然,世尊!既无我眼,不成我见;以我眼根例如来拳,事义相类。】
阿难尊者回答说:是的,世尊!没有我的眼根,就构不成我的见;这就正如佛陀没有手,就不能构成拳头的,事义相类,这两种情况是相通的。
这个地方就按定了阿难尊者的情执,阿难尊者的心,住在眼根、住在他的色身。他以眼根为能见,这是其中的颠倒想,他没有真正把心带回家,心有所住,就回答这个错误的问题。当然佛陀应该破斥他。破妄显真嘛,要把这个真实的心性,到底我们的本来的面目是什么,把它开显出来。
己二、引例破执正显见性
这个地方佛陀引例,引出一个例子来破除我们的执着。来正式开显众生本具、诸佛所证的现前的一念心性。
正斥其非
【佛告阿难:汝言相类,是义不然。何以故?如无手人,拳毕竟灭;彼无眼者,非见全无。】
佛陀告诉阿难说:你说这两个眼根跟拳头的道理是相通的,这个道理是不成立的。怎么说呢?比方说,一个没有手的人,当然就没有拳头了,但是没有眼根的人,非见全无。非见全无蕅益大师说等于是非全无见。他并不是什么都看不到啊,没有手就没有拳头,但是没有眼根,不表示你看不到。为什么这样讲呢?看下段经文:
举例发明
【所以者何?汝试于途询问盲人:汝何所见?彼诸盲人必来答汝:我今眼前唯见黑暗,更无他瞩。以是义观,前尘自暗,见何亏损?阿难言:诸盲眼前唯睹黑暗,云何成见?佛告阿难:诸盲无眼,唯观黑暗,与有眼人处于暗室,二黑有别?为无有别?如是,世尊!此暗中人,与彼群盲,二黑校量,曾无有异。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