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7章 群谏(第1页)
黄子澄站在桥头,振臂高呼道:"国本动摇,奸邪当道,诸君岂能作壁上观乎"
"大明养士三十年,仗义死节,就在今日!"
这句话本来是一百年后,杨廷和之子杨慎喊出的口号,却在今日阴差阳错被喊了出来。
那时候的杨慎,因为明世宗要求让自己的亲生父亲入祖庙,同时祭告天地、宗庙、社稷,于是群臣激昂,在文华门前哀嚎,一共两百余位朝廷大臣跪请明世宗改变旨意。
此次事件,也被称为大礼议事件。
没想到,在朱元璋执政末年,竟然率先发生了同样的事。
众臣听了黄子澄的这句话,只觉得振聋发聩,浑身颤抖,一股浩然正气从胸腔直冲天灵盖,在这句话的威力下,他们挥舞着拳头,大声道:"同去,同去!"
"对,身为大明官员,理应为大明尽忠!"
黄子澄瞧见已经达到了效果,大手一挥,带着众人向着左顺门而去。
不过刚走没几步,就听到后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,礼部尚书张智一路小跑,跑到众位官员前面,伸出手臂拦住,然后大声道:"诸位皆是大明的肱骨大臣,如此胡闹成何体统"
"张智,我等官员为了国之根本,才一同劝谏,你如果不愿意同行,我不强求,却不能阻拦我等!"
张智咬牙大声道:"胡闹,你们这么多人是要干什么是劝谏吗分明是逼宫!黄子澄,枉你读过那么多圣贤书,书中的内容全忘了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!"
黄子澄头一抬,嘲讽道:"张大人还真是好嘴皮子啊,您身为礼部尚书,不想着维护礼法,天天阿谀奉承、卑躬屈膝,我等正直官员,不愿与你同列!"
张智说道:"陛下又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情,何必如此你们这般逼宫,惹怒了圣上,岂不是要自讨苦吃"
黄子澄叫道:"这不是逼宫,而是劝谏!如今的天子当然圣明,但是偶尔也会犯下一些小错误,我等身为臣子,本就有规劝之责。"
张智一挥袖子,呵斥道:"简直是胡闹!"
一旁的张昺见状,也忍不住发声:"张大人,今日你就算骂我们,将我们这些人全部处死,我们也要劝谏!"
"我们劝谏的决心,宁死也不会改变的!"
张智脸色变了变,看得出来,这些人已经打定了主意,就算是和他们上手,估计也不会改变主意了,于是他冷哼一声拂袖离开。
黄子澄和张昺继续向前,一直走到了左顺门才站住,过了左顺门就是文华殿,一般下了早朝后,天子会在这里处理政务。
黄子澄深吸一口气,幽幽说道:"今日之后,不知道史书上会如何记载老夫"
张昺安慰道:"黄大人,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,您就放心好了,您是为了国事操劳,一定会青史留名的。如今就算得罪了圣上,也就难过这一两年,总比难过一二十年要好!"
黄子澄询问道:"咱们真的能扳倒肃王吗"
张昺一脸不屑:"我观那肃王小儿,犹如冢中枯骨,有何惧哉"
黄子澄点点头,站在左顺门外,回过头看了几眼。
看到跟随自己的一二百人,如此稍稍放下了心,有了这么多人撑场面,正所谓法不责众,当今天子总不能全都诛九族吧
左顺门的当值太监看到这么多大臣,心中一惊,连忙站到台阶上,大声问道:"诸位大臣们,你们聚集在这里,是要做什么啊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