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主角是秦阳方媛的小说一品红人秦阳方媛最新章节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604章 人脉很重要(第1页)

第604章人脉很重要

一旁秦阳还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,眼看滕祖瑞把钱带走,欧晓莉也跟着离去,不免奇怪,就问薛冰道:“他们这是干吗去啊?你又给他们钱干什么?”

薛冰便将其中情由跟他讲了一遍,最后说道:“滕处长觉得这事丢人,不让我往外传,所以我刚才没敢告诉你。”

秦阳倒也没觉得这事有什么不对,只是心里替滕祖瑞叹息,这么通情达理的一个好人,却偏偏生了一个张亚龙那样的纨绔子弟。

此时距滕祖瑞回返最少还有两个钟头的时间,薛冰便招呼申锻炼等人先回单位上班,等滕祖瑞回来了再继续考察。

滕祖瑞那边,驶出青山县城后,就吩咐司机在通往永阳市的高速入口前停下,随后给省报社拨打电话,等接通后说道:“省报社是吧,我想向贵社报个料啊,一个大新闻!”

“好的,您请说!”接线编辑非常客气的说道。

滕祖瑞道:“我姓滕,是明珠新区公交集团的一个处长,今天受邀前往贵省永阳市青山县作投资考察,谋划建设一座公交智造基地。哪知青山县委书记薛冰在陪同我考察过程中,为求我回去后向集团领导说青山县的好话,好选择青山县作为落户地,竟然在饭后私下行贿我二十万元现金。发生这个事情以后我非常的震惊和气愤,没想到她堂堂的县委书记竟然能做出这么无耻无聊的事情,感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都受到了侮辱,所以我愤而向贵报提供线索,希望贵报能够采访报道这个事情,好曝光这种无耻行径与丑恶嘴脸……”

接线编辑听后吃了一惊,但很快就兴奋起来,因为这确实是一条上佳的新闻素材,曝光后绝对可以在社会上造成爆炸性的效果,忙道:“好的,请问你现在在哪里,方便与我们记者见面并接受采访么?”

“方便,我还在青山县呢,你们赶紧派记者过来吧,那二十万也还在我手里,这就是最直接的证据。”滕祖瑞忿忿地道。

接线编辑问清他位置并索要联系方式后,第一时间联系省报驻永阳市记者站,要求永阳市记者站迅速派出记者前往青山县进行采访……

等滕祖瑞放下手机后,欧晓莉好奇地问道:“处长,你为什么不直接给永阳市纪委打电话举报薛冰呢?”

滕祖瑞老谋深算的笑了笑,没有回答,其实这个原因很简单,因为他的老同学、本次阴谋的幕后主使陆捷,上次陷害薛冰和秦阳乱搞的时候,已经利用过市纪委了。这刚过去一周,就又向市纪委举报薛冰,很容易令人看懂是针对薛冰的又一波打击报复。

所以这一次,陆捷玩了个迂回曲线,让滕祖瑞通过报社将这个事件散播出去,等事件曝光后,市纪委肯定会介入,也就达到了同样的目的。

至于为什么选择省报而非市报,是因为市报未必会报道本市下辖县区的官员丑闻,免得给本市抹黑,而省报就没有这一层顾虑,而且省报的覆盖面广、影响力大,能给薛冰造成最大的影响。

陆捷和滕祖瑞自以为考虑周到深远,这次一定能够整死薛冰,可他们千算万算却还是漏算了一个最重要的环节:省报社并不是直接派记者去青山县采访,而是采用就近原则,让报社驻永阳市记者站派记者过去,而记者站的站长肖新宇是秦阳的好大哥。

肖新宇很快就给秦阳打去电话,开门见山的问道:“老弟,我记得上次你招徕三七六所落户的时候,好像说过,有位县领导很看重你,要调你到县城发展,那位县领导是谁啊?”

秦阳很纳闷他为什么突然这么问,但还是老老实实地回答道:“是我们县委书记薛冰,她也已经把我调到县委办来了,我目前正协助她展开工作。”

“嘿,我就说问问你吧,还真问着了!”

肖新宇语气有些奇怪地又道:“按你的经历,这位女书记慧眼识才,为人应该不错啊,又怎么能干出那种事呢?”

“干出哪种事了啊?”秦阳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问道。

肖新宇道:“你还不知道吗?哦,对,你可能还真不知道,估计她自己也不知道,她已经被人举报了。不过也怪她,招个商而已,怎么还玩上行贿那一套了?”

秦阳越听越糊涂,道:“肖哥你说什么呢?什么举报什么行贿的,你快跟我说清楚。我告诉你,我们薛书记跟我不只是上下级关系,还是我的师姐,我们关系好着呢。”

肖新宇听他这么说,急忙问道:“你们关系有多好?要是太好的话,这事儿我还得看你面子,帮她遮着,不给她上报曝光。”

“上报曝光?”秦阳心头打了个突儿,道:“她对我好得就跟我亲姐一样!真要是有什么事,肖哥你可真得帮她遮着,先跟我说清楚。”

“好,我先跟你说清楚,然后把已经派出的记者叫回来。”

肖新宇话语便给的说道:“有个新区公交集团的处长向我们省报社提供了一条线索,说是去青山县做投资考察,结果被县委书记行贿二十万。省报社立刻通知驻永阳市记者站、也就是我们这边,让我们即刻派出记者去采访。我接到任务以后,就派出两个记者去青山县了,想到这个县委书记可能是你的伯乐,就说跟你通通气吧,这不就给你打电话了。”

秦阳听后大惊失色,那二十万,不是滕祖瑞从薛冰那边暂时借过来,去永阳市给儿子救急的吗,怎么一转眼就变成薛冰向他行贿了?刚要跟肖新宇解释,却听电话已经挂掉,估计他是要叫回那两个记者吧。